茂吕美耶,原籍日本?玉县,生于台湾高雄市,留学于中国郑州。……她究竟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其实她是中日混血儿。本书谈拉面速食面、说澡堂泡汤、讲忍者剑客、扯发财猫、《荒城之月》、《竹取物语》、岁时纪事的寻常小景,却时时处处展现日本庶民文化的根本性格。
以前对日本文化一知半解,通过这一系列的书让我对日本有了新的认识.不经意的爱上了日本的文化,虽然每个中国人对于日本好象都有种仇视的态度,但我们生活中常常有日本的文化交织左右,从小的动画片,到如今的日剧,我都从内心的喜欢.日本到底是什么样呢,通过这本书,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详细>>
 
她的文字――套用书的封面上的话,她怎么可以把我们的文字用得比我们还好。她的语言生动活泼,爽快利落。那些平常看着让人打瞌睡的风俗物语,一到她笔下,立刻好玩起来。她是个烂熟于风情的人,完全懂得怎样去勾引别人的眼球。……这两本书,不是什么人文教材。也不用当作正经的日本文化的参考书目。那些是她理解中的江户日本和物语日本。其中若有颠倒是非黑白,也是无可厚非的。她写的好看才是真的。……详细>>
 
妹尾河童是日本当代具有代表性的舞台设计家,本书依照作者的一贯风格,把看到或感受到的事物,用传达给亲朋好友的心情尽可能呈现出来――文字无法表达就画,图画无法呈现的就以文字描述。从皇居到监狱,从锁具到文身,从豪华舒适的东方快车到日本的新干线……边写边画,巨细靡遗,其孩童般的好奇心跃然纸上。
尾和河童都是日本怪物的名字。这个家伙,也是头怪胎。永远充满好奇心,执拗地抠着细节走路。最先看过的是旅行素描本,好高兴!觉得我的人生也会有意义。即使是像妹尾河童一样不靠谱的人,只要好好的不靠谱,坚持不靠谱,也可以像野草一样活下去。
他的手绘图跟文字一起静静地坚持在不被人发现的角落。对了,他说到盲文书的时候我还想,中国和日本的盲文书是不是一样的呢?问了棺材大叔,才知道手语也是有国界的。跟母语是一致的。要不,他们做的盲书拿来看也好呀。
有可以架在肩膀上的接电话方便的工具,费了半天力气打算做一个,被宿舍同学鄙视:现在可以用耳机接了阿……哈哈。
回复
 
 
高木直子为了实现“我想去东京当插画家”的梦想,一个人离开老家到大城市闯荡。初次面试的紧张心情、迷路在犹如迷宫般的地铁、遇到怪怪的推销人员、面对穿衣服比炫的都市人……“我到底离开老家做什么呢?”“搬到这里是不是一种错误呢?”――漂泊在日本都市的年轻人生活写照。
[东京塔]那本书里的开头说到,每年春天东京就像个巨大的吸尘器把全国各地的年轻人卷到这个城市。中国的上海和北京等城市何尝不是这样,在超级城市里生活和打拼的异乡人越来越多,有的人融入这个城市,有的人带着伤心和失望离开。高木同学是其中一个坚强又可爱小女生,喜欢她叙事的手法,很朴实真切,有生活气息。:)回复
 
我95-97年在东京经历了和直子一样的故事,我以为只有在日本的中国人才会遇到书中的种种情景,而通过本书的阅读了解到东京的日本人也一样迷惘、惊慌和不适应。原本我也打算把这段经历通过书的形式传达给对日本生活感兴趣的国人,又怕没人看,茫茫碌碌之中也就放弃了,但是今天看到这本书这样的被关注,说明我的看法是肤浅的……详细>>
 
林文月出生于上海日本租界,十三岁前接受的是日文教育。本书以一个旅游者的眼光,为读者呈现了日本的秀美风光、民情风俗、鬼神传说乃至宗教迷信。用清新动人的笔墨,向读者转述自己对日本这个远东国家古怪而陌生的印象。雅俗共赏的内容与笔触,令不同身份的读者会得到不同的体验与启示。
因为喜欢京都,所以便买下了这本书 。不像时下的旅游随笔那般喧哗那般华丽,作者写出的文字就像京都这个地方一样脱离尘嚣,有种很安静祥和的美感 。将它划定成旅游随笔的话恐怕会觉得少了几分姿色,这样一本偏“文”的书,更适合在安静的时候慢慢体味 。虽然描述的已经是曾经的京都了,但是并不会让人失望 。装帧很好,与整本书的回复
 
很多人觉得她的文字太“文”,这点我反而觉得还好。一则京都的古典本来就衬这样的行文;二则,六七十年代在台湾受过高等教育的女子大抵都是这样的文字习气,看惯也就不觉得什么。我所失望的是她的表述方式,尤其是参观游览的部分,感觉上像小学生的游记――大门是什么样子的,进了门先看到什么,然后向左转有什么,往前走看到一座桥……详细>>
日本著名社会学家三浦展,以宏观角度看日本草根阶层的生活状态,语出惊人:中产阶级正在消失,年轻一代源源不断加入的“下流社会”!其最大的特征并不仅仅是低收入,更在于沟通能力、生活能力、工作意愿、学习意愿、消费意愿等的全面下降,也可以说是“对全盘人生热情低下”。
三个原因看这本书:
1、主要是为了看《阶层是会遗传的》,所以先看这本书,熟悉一下作者的观点。
2、中日关系自元朝以来一直在走下坡路,看来有可能回到唐宋时期的亲密度。
3、我快做爹了,下一代的生活情境估计和我这一代的大中华区(港澳台新)、日韩类似。
回复
 
本来是一直很喜欢有大量实验或者统计数据的书的,感觉很可信,但这本书纠正了我的偏见。有数据也并不一定客观,糟糕就糟糕在实验设计者或者说数据的采集者本身立场太鲜明,爱憎分明地设计了一个倾向性严重的实验,为的就是得出其想要的结论。这样的求证,对于立场没那么左的人来说,看着还真有点火大。 但是这本书的启发性还是不得不承认的,值得思考。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