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局级官员看这本书的很多
 
     2008年夏,据(香港)《文汇报》报道:“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的政府公务员读过这本书,接受记者访问时说,他的朋友圈子――像是一些政府官员、商业阶层――主要把《德川家康》当作是‘政治谋略指导书’。‘据我所知副局级领导看这书的很多,很多可能都是赠书。’”
   官场为什么会普遍研读《德川家康》?
   简体版《德川家康》的第一部标题为“乱世孤主”,最后一部为“长河落日”,从德川家康出生前的日本战国乱世一直写到他最后逝世,中间涵盖了织田信长崛起、丰臣秀吉统一日本与入侵朝鲜)、德川家康平定日本诸侯建立幕府等从战国末期至江户初期的重大事件。书名虽然是“德川家康”,却并非讲德川家康一人故事――以德川家康为核心,其他大小人物纷纷登场,将一个英雄辈出、杀伐分合的战国乱世精彩纷呈地呈现了出来
柏杨先生专为这部罕见的大书写了一篇长序,题目为《无比的谋略,无情的忍耐》。他总结德川家康的成功的最大秘密就在于“巨人的忍耐”:以惊人的毅力、冰冷的理性和罕见忍耐,累积每一个有利因素,由一介人质而为天下之主,最终完成织田信长和丰臣秀吉都没能完成的统一大业。日本明治维新后,举国清楚“德川”,与中国“五四”时去除孔子相类。但二战结束后,日本一片瓦砾,“德川”的忍耐被重新挖出,“德川精神”也正是日本从战后废墟中重新崛起的写照。柏杨在序里说:“二次大战后,日本人对美国人过度的恭敬卑屈,曾使人警觉到不是一个祥瑞兆头。忍人所不能忍的民族,一定复兴;不是只会高叫激情口号,自陷灾难的民族所能比拟。”只会高叫激情口号的民族,柏杨指的大概是中国。中国人读这部小说,的确常常抱着非常复杂的心情。
   忍耐其实只是错觉。
   忍耐不是为了“忍耐”,不是为了单纯的守护――忍耐是为了出击。真正将“忍耐”和“出击”联为一体的,乃是《德川家康》里数不清的政治谋略、军事谋略、经济谋略,甚至文化远见。这部大书在日本风行多年,在中国台湾也风行一时,到今天,凡是中年以上的人每每谈起德川家康,首先想到,也正是联系忍耐和出击按钮。这按钮,正是所谓“谋略”。洋洋洒洒13部26卷本的《德川家康》中,几十万军队的合战有大谋略,一次夫妻之间的谈话有小谋略,所以柏杨称“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谋略、诡诈、杀机,但也充满忠贞、效命、和崇高的统一全国的理念。”
德川家康铁血一生,战阵无数,他为什么总给人“忍耐”的乌龟错觉?这得从他出生、成长、崛起,到发展壮大最终统一天下的罕见历程总结。他出生于三河的小藩之主松平氏,年仅六便成为孤儿。之后,作为人质先是被禁于织田三年,后又在今川首府骏府为质长达十年。国弱、家贫、人质、孤苦的童年环境,养成了他冷静持重的性格。在他刚刚成人重集父亲旧部、乘织田大败今川之际,毅然与战国首杰织田信长结盟,“背靠背”互为倚角(清洲结盟),从此走上崛起的道路。但在在成为日本东海道强藩的时候,由于三方原合战的贸然出击,几乎全军覆没。这给了他当头一棒。这此战争,在日本历史上几乎没有任何分量,但在德川家康的个人历史中,却成为一次“伟大”的转折。从此之后,德川家康无数次面对危局,但每一次,他都找到了一条罕见的最好的化解之道。每一次大的出击之前,世人都只能见到他的“雌伏”,他的“退守”,他的隐忍,他那似乎永无止境的忍耐。但,每一次退守,他的目的只有一个:出击!而且,每次出击,无不一击必果!
从这无数次“退守”和“出击”的转换过程中,使大量中国读者因此把这部书当成“政治谋略书”。因为书巨,有人以四周读一本的速度阅读,在今天这个浮华纷乱的商业时代,刻苦地要求自己:忍耐,阅读,直到读完最后一页。有读者甚至将能读完这部大书为标志,以检验自己的忍耐能力。但据更多的熟读过这部书的人,这部书最大的魅力,甚至不是“谋略”,而是“谋略”产生的过程。
   同中国作品相比,《德川家康》虽然有洋洋500万言之巨,但读起来似乎并无《三国演义》那么能令人荡气回肠,甚至也不似《资治通鉴》那般言简意赅。柏杨为什么将这部书提到了一个几乎令所有中国人震惊的高度:“在中国只有两本书可以和《德川家康》相比,一是《三国演义》,一是《资治通鉴》。”
   比较《德川家康》与《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的高下毫无意义。柏杨之所以将《德川家康》提到了一个罕见的高度,更大的原因在于这部作品的影响,这部作品的写作理念,以及这部作品的厚实。要是真正比较起来,一言以蔽之:《德川家康》比《三国演义》更像历史,更不像戏;比《资治通鉴》更立体,更前后勾连。例如不妨说一说中国的“军师情结”。中国人多有读历史(小说)的传统,尤其是对帝王―军师这种“戏说”套路非常熟悉,甚至带有几分崇拜。例如刘备之与诸葛亮,例如苻坚之与王猛,例如宋江之与吴用,例如朱元璋之与刘伯温,甚至例如雍正之与邬先生(二月河小说),等等。中国人崇奉军师,几乎到了迷信的地步。似乎一旦危局来临,只要那位智慧化身的军师羽扇一摇,便能妙计迭出逢凶化吉,危局也便迎刃而解。但在德川家康身边,却似见不到一个真正有“军师”地位的人。
   那么德川家康是如何得出妙计的呢?每一次危局来临,都是德川家康主持会议,让集团高层的核心成员集体讨论。于是,大家坐在榻榻米上,你一言我一语,可长可短(必须是真言,直言,有价值之言),主持人德川家康甚至并不多语,只是引导讨论的方向――事实上他能绝对掌控讨论不入岔道。一旦最好的抉择出现,这位主持人就像一只静候多时的大蜘蛛,以闪电般的速度立刻攫住“最好”的抉择。《三国演义》里的谋略是一分神话九分戏说,《资治通鉴》里的谋略则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唯《德川家康》将几乎每一次重大决策的出台过程,都历历在目地置于读者眼前。天下还有什么比这种“过程”更好的谋略呢?
   所以,有读过这部大书的读者称,目前见过的所有标有“谋略”的文字,基本都见不到谋略产生的过程,只有到了《德川家康》这里,才真正见识了“谋略”的功力(也许是小说家的功力)。正是如此,方才明白日本前首相中曾根康弘的那句评语:“每一次我在政治上遇到麻烦,我便设想德川家康会怎么处理。细细思索之后,难题便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