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乐趣的一次刷新
读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
于珠
  一直在期待着彭懿的这本《图画书――阅读与经典》,那天终于美滋滋地从书店抱回了这本沉甸甸的大书。回到宿舍蜷曲在床上,靠着蓬蓬的软垫子,捧上这本精致厚重、印刷精美的大书来读,感觉着光滑的纸页在指间一页页地翻过,实在是一件太快乐的事儿了。
  这是一本介绍图画书的书。就目前国内而言,对于图画书的理解和认同还没有深入人心,关于图画书和带插图的故事书之间的认识还很模糊,因此一开始彭懿就对图画书的概念进行了一番辨析。他举了一个巧妙例子,《夏洛的网》所以会成为一本传世经典,加斯•威廉斯的插图功不可灭。但加斯•威廉斯的插图再好,《夏洛的网》也不是一本图画书,因为如果把插图删掉,丝毫也不影响阅读,它照样还是一部“20 世纪读者最多、最受爱戴的童话。”同样是加斯•威廉斯,由他自写自画的《黑兔和白兔》则是一本图画书,它通过图画和文字讲述了一只黑兔和白兔结婚的关于爱的温馨的故事。读到这儿应当会引起读者的思考,同一个画家笔下的画作,为什么在一本书中是故事插图,而另一本就是图画书呢?这是因为“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共同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是图文的合奏。说得抽象一点,它是透过图画与文字这两种媒介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交织、互动来讲述故事的一门艺术。在图画书里,图画不再是文字的附庸,而是图书的生命,甚至可以看到一个字没有的无字书。”这段短短的文字,却道出了图画书魅力的真谛,那就是在一本真正的图画书中,图画是另一种语言、另一种媒介,从图画中获得的阅读体验绝对是文字所不能替代的,甚至有时是一本图画书的真正生命所在。
  此书的上篇是介绍如何阅读图画书的。阅读一本图画书,要改变从前在传统阅读中养成的一些习惯,那样的话会错过许多美妙的细节。如在传统阅读中几乎从不为人所关注的环衬,图画书的作者却常常精心埋下伏笔。环衬是封面与书芯之间的一张衬纸,通常一半粘在封面地背后,一本是活动的,所以又叫蝴蝶页。彭懿强调“环衬是最容易被人漏看的一页了!”英国超现实主义大师安东尼•布朗的《隧道》是一部饱受争议的作品,它的环衬设计别出心裁,在谈到这部图画书时彭懿说:“它的前后环衬的背景是相同的――左边是花卉图案的壁纸,右边是红色的砖墙,分别象征了女孩与男孩。问题是,前环衬花卉图案墙纸下丢着一本童话书,而在后环衬,这本童话书跑到了红砖墙的下面,与一个足球靠在了一起。”这样的设计象征着原本不好的兄妹两人最后成为了最亲密的人,而整个故事就是关于兄妹怎样在隧道中经历了一番惊险,最后和好的故事。细心的读者会从前后环衬的对照中发现这个小小的细节,而这个小的发现所带来的阅读乐趣却是巨大的,这就是阅读图画书的乐趣,文字和图画在这里都是一种语言。彭懿还介绍了图画书的开本、文字排列、留白与空白、线框、视角、媒材与技法等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设计所带来的不同的艺术效果和阅读体验,这些体验是任何一种其他书籍的阅读所不能够提供的。同时彭懿还强调图画书的亲子阅读,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儿童会通过观察以另外一种方式进行阅读。
  在书的下篇则介绍了从第一本图画故事书《比得兔的故事》问世以来百余年出版的具有重要影响的64本世界经典图画书。其中既有我们熟悉的《爱心树》、《猜猜我有多爱你》、《活了100万次的猫》、《鼠小弟的背心》等,也有目前国内尚未出版的国外经典作品。《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了解世界图画书发展状况的平台,从这儿我们可以眺望到辽远而美丽风景。彭懿用每一本图画书的封面来做题图,傍边注明作品名称、作家、版本、规格、页码和获奖情况。接下来是作品欣赏,从原书中选取精彩的部分图画和文字,让读者对这本图画书的基本面貌有一个直观感性的了解。然后是篇幅较长作品解读和作家生平。其中我最喜欢的是《我的壁橱里有个噩梦》,作者是美国的梅瑟•迈尔。图画中那个原本让男孩惧怕得不得了的大耳大嘴带着绿色斑点的“噩梦”却被男孩用玩具枪打哭了,看它张着嘴巴大哭的憨憨样子真是滑稽极了,最后它心满意足地睡在了男孩的小床上。可是正当男孩睡着的时候,又一只红条格子的“噩梦”从壁橱里钻了出来,脸上的带着坏坏的调皮表情,可爱极了。作品解读中对这本图画书帮助孩子克服黑夜恐惧的立意、钢笔线条营造出的明暗效果、开放式的结尾都做出了精到的评价。读着彭懿隽永的文字和睿智的点评也是非常愉快的事儿。
  阅读《图画书――阅读与经典》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儿,因为其中并无深奥的理论和难解的字句,有的是精美的图片和流畅的行文。我也很钦佩作者的毅力,因为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要做成这样一部关于图画书的大书所花费的精力和物力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但是彭懿却做成了。我想读到它的人会明白这其中所包含的厚重,也不必赘言了。至少对我而言,它绝对是在阅读乐趣上的一次刷新,这个理由就足够了。